白茶世家
Fuding White tea
福建是白茶之乡,以福鼎白茶品质最佳、最优
一积白茶传承白茶血统与文化,传习传统技艺,开启茶业新篇章
企业以弘扬中国茶文化、致力于打造茶产业国际知名品牌为己任,努力成为广大消费者体验、感受中国茶道文化精深博大的忠实的向导
一积·源产地
Origin
福鼎
北纬26°52′~27°26′,东经119°55′~120°43′之间
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年平均温度18.5℃,年降雨量1669.5毫米,年相对湿度80%,山区平均无霜期228天。
土壤有红壤、黄壤、紫色土和冲积土,PH值普遍在5.0左右,质地为壤粘土,有机质含量高达1.58-2.33%
从种植到原料、加工、存储,都由茶叶工程师、非物质遗产传承人、专家团队全程指导,每一批次都历经高标准检验,确保至高品质
传承·创新
Transmission and Innovation

采鲜叶
采鲜叶亦称采青,毫银针的原料在每年清明前进行,高级白牡丹原料每年谷雨前进行。白毫银针原料为只采1个单芽,白牡丹的原料为采1芽1叶或1芽2叶,新工艺白茶采1芽1至3叶。
萎凋
历经开筛、走水、并筛、匀堆等工序。萎凋是形成优质白茶的最关键工序,使鲜叶失水、茎叶萎蔫、青草气散失,需要较为苛刻的时间、温度、湿度条件。
干燥
在剔除梗、片、蜡叶、红张、暗张之后,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,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,待水分含量为4~5%时,趁热装箱晒干。
贮藏
白茶的成分相当不稳定易发生茶变,宜选择通风干燥之处,避光,密封,离墙,离地,离异味。既不破坏酶的活性,又不促进氧化作用,且保持毫香显现,汤味鲜爽。
白茶文化
Culture

白茶:宋徽宗的天下第一茶。

有人认为,宋徽宗谈到的白茶,也并非今天的白茶。无论是陆羽还是宋徽宗,他们提到的白茶,都是产自小白茶树。从《大观茶论》里的“林崖之间,偶然生出”等文字可见,植株还是野生,未到人工种植的阶段。

在宋徽宗的龙颜大悦、赞白茶为第一之后,福建官棣县(今政和县)人就将福鼎的小白茶树移植到本县,进行人工培植,此后,进贡宫廷的白茶几乎都是产自官棣县。此后清代同治年间,福鼎人培育出来新的白茶树种,也就是今天的“大白茶”。与小白茶柔弱的芽头、细小的叶片相比,大白茶芽叶整齐、健壮、明丽,产量也高,担得起一个“大”字。

福鼎人进而在1885年制作出了白毫银针。政和不甘其后,于1889年也制作出了银针。白毫银针自此有南路银针和北路银针之分,北路指的就是位置偏北的福鼎,南路则指政和了。

20世纪60年代,福鼎开发处了“新白茶”。“新白茶”的炮制过程,主要是在传统工艺中增加了轻揉,是的茶叶更易出色出味。浓醇清甘的茶汤,色泽甚至能够达到红茶般的橙红。

新白茶行销海外,较之古法白茶似乎更受好评。不过,许多本土茶人仍对新白茶持保留意见。他们更为推崇的还是传统工艺白茶的清淡茶汤:八泡、十泡之后,仍有隽永香味于舌尖萦回。